月綠鮮(廣州)農產品有限公司
聯系人:林寶章
電話:13922182186
公司電話:02036029686
熱線電話:4001897286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石井街石潭路254號之7(月綠鮮)
有一句話說,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說的就是我們要順勢而為。在中國創業發展,一定要考慮大勢。在中國,最大的大勢是什么?一是市場,二是政策,任何企業都離不開這兩個大勢的影響。農產品加工,哪些方向可以賺錢?讓我們來看看疫情之后的政策和市場大勢。
一、農產品深加工的市場大勢:哪些方向會有市場?
農產品加工包括初加工和深加工。所謂初加工就是“糧去殼”“菜去幫”“果去皮”等。深加工包括“糧變粉”“菜變肴”“果變汁”等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以及更精深的“麥麩變多糖”“米糠變油脂”“果渣變纖維”“骨血變多肽”等梯次利用。哪些方向的深加工更有市場?
1、新技術、新設備
新技術、新設備對農產品加工業的重要意義毋庸置疑。無論是在農產品的產后止損,還是在農產品的深加工,節能減排上,常常是一套技術、一套設備帶動一個產品的出現,一個企業的發展壯大。從伊利1997年液態奶推出后的發展壯大,到匯源果汁1993年引進德國水果加工設備后的大踏步發展,都是如此。
推廣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 園區招商引資一站式服務平臺,為企業投資興業提供高效優質服務.^^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 為企業提供選址落...
再比如,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所高杰工程師帶領團隊研發的“果蔬低溫干燥”技術,可以將水果切片后快速低溫干燥,讓水果脫水不脫味,加工所專利研發的果蔬干燥設備,具有很多優勢,一是體積非常小,一個寫字桌大小的機器就能把整個流程搞定;二是成本低,一次性設備投入比較少;三是果蔬脆片味道基本保留了原來水果的味道。
一次次符合市場需求的新技術、新設備的出臺,將會為產業發展帶來新的機會。
2、半成品市場
半成品市場前景廣闊。2019年中國家庭戶均消費半成品菜市場規模,大概只達到日本2004年家庭戶均消費的5%。
疫情期間,半成品市場獲得了爆發性增長。2-3月以來,四川的徽記食品每天純線上的銷售收入100萬元。食材健康、手工制作的“有你一面”每天賣10萬包。好巴適豆干,特別是素肉口感的豆制品,每天賣40萬元。成都國釀的“一塊腐”,因為有像黃油一樣的小包裝,攜帶方便,也是供不應求。
半成品的銷售,成為疫情期間除外賣以外重要的開源和突圍手段之一。小龍坎的方便類食品近期銷售額超3000萬元,同比去年增長90%;盒馬工坊的半成品菜品,從春節至今,日均銷量為平時的10倍以上;自推出方便食品和半成品后,春節期間小南國銷量同比增長5514%,吳大娘水餃成交額超同期45倍……
疫情期間,農產品加工領域,就出現了“一長一短”的變化——那些保質期更長、方便長距離運輸、方便烹飪、成分健康的方便食品變得非常流行。各電商平臺的方便食品、速凍食品類銷量增長了3.5倍。比如三全湯圓、速凍餃子等等。
受直播帶貨和直播電商的影響,食品企業紛紛建立網絡直播間,入駐抖音、天貓、京東、拼多多等全網絡銷售平臺。
推廣擊敗boss是升級vip的唯一方式!
疫情期間,農產品加工領域的表現,是否意味著更光明的行業前景和發展趨勢? 讓我們拭目以待。
3、精致零食
精致零食屬于休閑食品行業。
根據食品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國內休閑食品行業2020年市場規模預計達2萬億元,從2016年到2020年,年復合增長率預計在12.1%。雖然整個市場體量很大,但現在前幾名加起來,都不到總份額的10%。行業整合空間非常大。典型的如調味面制品產業,起步較晚但發展快速。行業年生產總值從2009年的100多億元增至2016年的330億元,8年間增長230%;市場銷售額從170多億元增至510億元。8年間增長200%。涌現出從河南衛龍食品到湖南玉峰的多家企業,雖然一度被視為“垃圾食品”“三無”、低端產品而頗遭微詞,但也確實是帶動了當地農產品的銷售。
從市場發展來看,甚至有零食正餐化的趨勢:許多零食開始逐漸侵占人們傳統的用餐時間,尤其是年輕白領消費群體,他們吃零食的頻率更高,甚至用每日五頓或六頓的零食,代替更加傳統的一日三餐;而那些忙碌的上班族、出差族,他們因為沒有太多時間吃正餐而傾向于選擇健康零食作為代替。
種種跡象表明,隨著消費升級,“精致零食”時代來臨,將成為農產品深加工的新趨勢,體現在:
一、隨著產業升級和國家相關標準的完善,帶動原有產業的升級。如包括辣條在內的調味面制品產業,如果能在降低產品中糖、油、鹽下降的同時,提升品質,保持口感,應該能對農產品銷售起到長期的帶動作用。
二、高品質、天然、健康的零食是當下發展的主流,一些低脂、低熱量的零食更能受到消費者的喜愛。挑選優質食材,在配方上,選用天然、非油炸、無添加,做到高蛋白、高膳食纖維、無反式脂肪酸等;工藝上,自主開發模具和設備改造,追求食品的精致化。
三只松鼠的成長歷程,正是這一趨勢的體現:
成立于2012年的三只松鼠,定位于純互聯網食品品牌,其主營業務覆蓋了堅果、肉脯、果干、膨化等全品類休閑零食。三只松鼠宣稱,2019年其全年銷售額突破百億,成為零食行業首家邁過百億門檻的食品電商企業。
三只松鼠將公司品牌形象化作三只可愛的小松鼠,稱呼消費者為“主人”,很好地迎合了“萌文化”這樣一種頗受年輕人青睞的亞文化,抓住了年輕消費者的心。依靠電商的力量,三只松鼠在短短幾年收獲十幾萬粉絲資源,并于2019年7月12日,正式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僅用7年時間,就打造出來一個“國民零食第一股”。
2020年2月24日,良品鋪子在上交所上市,“休閑零食三巨頭”(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鋪子)均已在A股上市,互聯網休閑食品行業蒸蒸日上。
當然,零食市場也面臨著市場同質化嚴重,盈利不高的問題,更需要參與者投入大額資本和資源,以打造出產品和品牌的特色。
二、政策大勢:為農產品加工業插上翅膀
國家也意識到,推動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是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路徑,也是提升農產品的產業鏈價值、提升農業國際分工地位、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發展方向。
農業農村部制定《2020年鄉村產業工作要點》提出:
一是積極發展農產品初加工。鼓勵和支持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保鮮、儲藏、分級、包裝等設施建設,促進農產品順利進入終端市場和后續加工環節。在此基礎上,發展糧變粉、豆變芽、肉變腸、奶變酪、菜變肴、果變汁等初級加工產品,提升農產品品質,滿足鄉鎮居民消費需要,把就業崗位更多留在鄉村,把產業鏈增值收益更多留給農民。2020年,舉辦全國茶葉加工職業技能大賽,認定一批制茶大師。
二是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優化產能布局,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和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在農畜產品優勢區,建立標準化原料基地,打造“第一車間”“原料車間”和“糧食車間”,優化加工產能。支持技術創新,突破技術瓶頸,研發推廣一批有知識產權的加工關鍵技術裝備,研制一批智能控制等產加工設備。加強標準制定,制修訂一批農產品加工技術規程和產品質量標準。提升加工深度,引導龍頭企業建設農產品加工技術集成基地和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增加精深加工產品種類和產品附加值,推動加工企業由小變大、加工程度由初變深、加工產品由粗變精。2020年,發布農產品加工業100強企業。
2020年4月13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的《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指引》提到,鼓勵社會資本投資農產品加工流通業: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糧食主產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業機械化、標準化水平,助力建設一批農產品精深加工基地和加工強縣。
一是市場欣欣向榮,二是鄉村振興戰略政策的大力扶持,我們有理由相信,農產品加工業的市場規模和產業水平將登上一個新的臺階!